原文服务方: 现代仪器与医疗       
摘要:
为明确采集模式、衰减校正方式及重建方法对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的病变检出能力和图像质量的影响,利用一桶状模型进行测试研究.模型内含9个阳性柱(直径4.3~37.8mm)、7个阴性柱(直径5.9~22.3mm)和7个阴性球(直径5.8~22.0mm).研究发现,3D采集在轴向中心的检出能力相当于2~4倍时间的2D采集,但在轴向两端的图像质量明显降低,2D采集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更佳.带有约20MBq/L的放射性采集衰减校正图对相应区域的密度低估约3%.分割法处理可显著提高衰减校正图的均匀性,但会降低边界的清晰度.OSEM法和FBP法重建的图像对病灶的检出能力相当,前者条状噪音少、更均匀,而后者对比度更佳.PET检查时宜根据具体情况及实际需要权衡选择采集和处理方法.
推荐文章
Care Dose 4D技术对PET/CT图像质量和病灶检出能力的影响
PET/CT
Care Dose 4D技术
辐射剂量
质量控制
病灶大小对触诊不清的乳腺恶性病灶超声检出率的影响
临床触诊不清的乳腺病灶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超声
飞行时间技术和高清重建对PET/CT图像质量和定量分析的影响
正电子发射断层
飞行时间技术
高清重建
每床位采集时间对18F-FDG PET图像质量和SUV值的影响
氟[18F]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采集时间
图像质量
标准摄取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ET采集处理方法对病灶检出能力和图像质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现代仪器与医疗 学科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采集模式 衰减校正 图像重建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7916.2006.04.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3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采集模式
衰减校正
图像重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仪器与医疗
双月刊
2095-5200
10-1084/TH
大16开
1995-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9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03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