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进一步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病机制及寻求有效的防治药物.方法 采用Langendorff法建立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全心缺血45 min后,再灌注30 min,在再灌注期间给予台氏液灌流作为对照;而药物干预分别为再灌全过程给予牛磺酸,再灌早期给予DMA,两者联合应用.观察药物对离体灌流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的作用,同时观察再灌注期间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以及冠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的活性变化.结果 再灌注期间全程给予20 mmol/L牛磺酸对于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LVSP-LVDP,+dp/dtmax,-dp/dtmax有一定的作用,但较对照组不具统计学意义.再灌注早期给予20 μmol/L DMA后上述血流动力学指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牛磺酸组和DMA组再灌注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降低,且流出液中肌酸激酶(CK)的活性下降.联合使用二者显示协同效应.结论 再灌注期间联合使用牛磺酸和DMA能从很大程度上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推荐文章
牛磺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牛磺酸心肌缺血再灌注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一氧化氮
二甲基氨氯吡咪对高钾预收缩大鼠胸主动脉环的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二甲基氨氯吡咪
钠钙交换体
L-型钙通道
Na+-K+-ATP酶
胸主动脉环
牛磺酸对大鼠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牛磺酸
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
睾丸扭转复位
髓过氧化物酶
丙二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再灌注期间联合应用牛磺酸与二甲基氨氯吡咪(DMA)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来源期刊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肌 再灌注损伤 牛磺酸 二甲基氨氯吡咪
年,卷(期) 2006,(9)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89-89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61
字数 41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6611.2006.09.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博威 山西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 82 488 11.0 19.0
2 白晓洁 山西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 13 33 4.0 5.0
3 郝峻涛 山西省人民医院胸外科 11 15 3.0 3.0
4 武冬梅 山西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 39 121 6.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肌
再灌注损伤
牛磺酸
二甲基氨氯吡咪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7-6611
14-1216/R
大16开
太原市新建南路56号
22-11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8052
相关基金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Shanxi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sxnsfc.sxinfo.gov.cn/sxnsf/index.aspx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