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摘要:
为了得到最佳的动态跟踪性能,提出了最小二乘向量机与矩阵光学相结合的建模方法,建立了双四象限探测器在激光跟踪光路中的全新测量模型,该模型可实现对探测器参数的自适应测量.相对于以往的数学模型和测量方法,该模型具有清晰的物理含义,更符合研究对象的工作机理.使用该模型可获得更完整的测量样本,消除了测量中的"死点"和"坏点",对位移量测量的不确定度为1 μm,最大误差在原研究基础上减小了3 μm,系统也省去了多维高精度的测量和机械调整系统.这一模型同时为三维小角度测量提供了一个快捷的技术途径.
推荐文章
采用四象限探测器的光斑中心定位算法
四象限探测器
光斑中心
椭圆模型
光束监测
基于LabVIEW的四象限光电探测器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四象限光电探测器
DSP
数据采集
LabVIEW
采用四象限探测器的智能跟踪定位算法
智能
跟踪
四象限探测器
定位
四象限探测器光电跟踪伺服系统的研究
光电跟踪
四象限探测器
MSP430F169
PID算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四象限探测器位置自适应测量新模型
来源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激光跟踪 双四象限探测器 测量模型 矩阵光学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2-146
页数 5页 分类号 TP211.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987X.2006.02.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君华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24 3216 28.0 45.0
2 林继鹏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15 214 9.0 14.0
3 汤晓君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35 356 12.0 17.0
4 党丽萍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7 74 5.0 7.0
5 唐树刚 6 12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5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66)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激光跟踪
双四象限探测器
测量模型
矩阵光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月刊
0253-987X
61-1069/T
大16开
196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1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