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摘要:
目的:观察酸蚀时间对牙颈部非龋性硬化牙本质-树脂粘接界面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20个拔除的具有典型牙颈部楔状缺损的前磨牙随机分为两组,使用全酸蚀粘接系统Scotchbond Multi-Purpose Plus处理硬化牙本质表面,酸蚀时间分别为15 s和30 s,并用树脂修复缺损.用扫描电镜观察并比较两组粘接界面的超微结构.结果:15 s组粘接界面可见混合层,牙本质小管内的树脂突短小.30 s组树脂突增多并出现管周牙本质的混合层.结论:牙颈部非龋性硬化牙本质的粘接过程中,适度延长酸蚀时间可以形成更理想的牙本质-树脂界面结构,因此可能成为改善牙颈部非龋性硬化牙本质粘接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
推荐文章
生物活性玻璃预处理对牙本质粘接界面耐久性的影响
牙本质粘接
生物活性玻璃
再矿化
微拉伸粘接强度
微渗漏
纳米羟基磷灰石脱敏剂对自酸蚀粘接剂牙本质-树脂粘接性能的影响
牙本质过敏
纳米羟基磷灰石
自酸蚀粘接剂
粘接强度
断裂模式
酸蚀剂浓度对牙本质湿粘接界面影响的LSCM研究
牙本质
酸蚀
激光
显微镜检查
不同表面处理对牙颈部非龋性硬化性病损粘接性能的影响
牙颈部非龋性硬化性病损
非龋性硬化性牙本质
表面处理方法
粘接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酸蚀时间对牙颈部非龋性硬化牙本质粘接界面形态的影响
来源期刊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关键词 牙本质粘接剂 显微镜检查,电子,扫描 酸蚀,牙 酸蚀时间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4-20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8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1-167X.2006.02.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白河 北京大学医药卫生分析中心 6 55 4.0 6.0
2 周丽晶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口腔科 13 165 8.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41)
二级引证文献  (65)
19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1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8(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牙本质粘接剂
显微镜检查,电子,扫描
酸蚀,牙
酸蚀时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167X
11-4691/R
大16开
195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97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