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微波和传统烧结工艺制备了ZnO压敏电阻,比较了微波和传统烧结ZnO压敏电阻的相组成、表面微观结构和电性能,探讨了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微波烧结样品的致密化和电性能的影响.与传统工艺相比,微波烧结工艺明显改善了ZnO压敏电阻的致密化行为,缩短了烧结周期,改善了电性能.优化的微波烧结样品的压敏电压U1mA为521.8V,非线性系数α是61.4,漏电流IL为1.25×10-6A,残压比Kr为1.45,通流量Im达11600A,均达到或超过了传统工艺水平.微波烧结样品的通流量Im更是比传统烧结样品高约50%.
推荐文章
氧化锌压敏电阻器的质量现况
压敏电阻器
行业抽查
质量
防爆型氧化锌压敏电阻器的研究开发
氧化锌压敏电阻器
穿孔融化
防爆外壳
耐高温阻燃材料
浅谈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中氧化锌压敏电阻陶瓷的老化机理
避雷器
压敏电阻
离子迁移理论
氧解吸附理论
微波煅烧制备纳米氧化锌
碱式碳酸锌
微波焙烧
纳米氧化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氧化锌压敏电阻微波烧结行为的研究
来源期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微波烧结 ZnO压敏电阻 微观结构 电性能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87-89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N304.93|TN015
字数 34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2812.2006.06.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虎 25 448 13.0 20.0
2 徐政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60 2312 24.0 39.0
3 李磊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9 270 9.0 15.0
4 孙丹峰 16 169 7.0 12.0
5 林枞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3 228 8.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40)
二级引证文献  (45)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波烧结
ZnO压敏电阻
微观结构
电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双月刊
1673-2812
33-1307/T
大16开
浙江杭州浙大路38号浙江大学材料系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78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24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