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氟伐他汀的短期预处理对兔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耳白兔35只随机分为5组(n=7):⑴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⑵缺血再灌注组(IR组),⑶氟伐他汀干预组(F组) 分为氟伐他汀小剂量F1(2 mg/kg)、中剂量F2(5 mg/kg)、大剂量F3(20 mg/kg)3组.实验中持续监测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收缩压最大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dp/dtmax)的变化,再灌注结束后用伊文氏蓝和TTC染色法确定缺血和梗死心肌范围,进行心肌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测定.结果 F组中的F2组和F3组中心功能各项指标较IR组明显改善;心肌组织NO水平较IR组显著增高;心肌梗死面积较IR组明显减小,F1组无明显变化.结论适当剂量的氟伐他汀短期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与NO有关.
推荐文章
氟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局部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影响
氟伐他汀
缺血再灌注
细胞间粘附分子-1
高脂血症
血脂康与阿托伐他汀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再灌注
阿托伐他汀
血脂康
大鼠
保护
阿托伐他汀对兔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阿托伐他汀
心肌
缺血再灌注
一氧化氮合酶
氟伐他汀对正常血脂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氟伐他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伊文氏蓝染色法
缺血再灌注
氟伐他汀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乳酸脱氢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氟伐他汀预防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医师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普伐他丁 心肌缺血 心肌再灌注损伤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4-32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
字数 39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8-1372.2006.03.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波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309 2088 20.0 31.0
2 李建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科 67 407 12.0 17.0
3 陈莉 湖北省中山医院急诊科 21 107 6.0 9.0
4 戴淑华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6 37 4.0 6.0
5 秦晋梅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7 89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2)
200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普伐他丁
心肌缺血
心肌再灌注损伤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师杂志
月刊
1008-1372
43-1274/R
大16开
长沙市芙蓉区新军路43号中国医师杂志社518办公室
42-141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756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507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