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与肠黏膜肥大细胞(MC)及脱颗粒之间的关系.方法正常人10例和腹泻型IBS患者11例.每例于结肠镜下取盲肠、横结肠和直肠黏膜组织各2块,用免疫组化方法行MC染色,计算每高倍视野下MC的数量及脱颗粒MC所占MC总数的比例.结果腹泻组IBS患者盲肠、横结肠黏膜MC数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及P<0.05);直肠黏膜MC数量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腹泻型IBS患者盲肠、横结肠、直肠黏膜脱颗粒MC比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肠黏膜肥大细胞在腹泻型IBS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推荐文章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超微结构改变的电镜观察
肠易激综合征
肠黏膜
超微结构
食物不耐受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肥大细胞与5-HT的变化及意义
食物不耐受
肠易激综合征
食物特异性IgG
5-羟色胺
肥大细胞
腹泻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一氧化氮含量变化
结肠疾病,功能性
一氧化氮
胃肠活动
便秘,腹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肥大细胞的变化
来源期刊 临床消化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肥大细胞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6-157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74
字数 19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0/j.issn.1005-541X.2006.03.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侯晓华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消化科 377 3278 27.0 41.0
2 钱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消化科 120 672 13.0 18.0
3 王静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46 347 11.0 17.0
4 黄穗平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25 474 13.0 2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6)
共引文献  (44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肠易激综合征
肥大细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消化病杂志
双月刊
1005-541X
42-1315/R
大16开
汉口解放大道1277号
38-115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48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71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