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李可染平时常对人说:"我第一志愿是拉胡琴,第二志愿才是画画。"著名画家黄永玉在《大雅室胡同甲2号安魂祭》中说:"李可染拉胡琴不是小好是大好。"可见李可染与京剧渊源有多深。李可染生于古黄河沿岸的徐州。1923年,驻扎在徐州的军阀张宗昌为庆贺母亲寿辰举办盛大堂会。北京京剧名家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程砚秋、王又宸、钱金福都被请至徐州,李可染也去听了戏。当时为程砚秋操琴的胡铁芬烘云托月的琴音深深打动着李可染。"好听!"李可染晚年常回忆这一段情景,"这古朴美妙的琴音在我耳边奏鸣了一辈子。这行云流水的胡琴使我回味了一辈子。我就是这样迷上京胡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李可染京剧因缘
来源期刊 世纪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李可染 京剧 胡琴 程砚秋 徐州 堂会 著名 志愿 演出 黄河沿岸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76
页数 2页 分类号 K825.7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李可染
京剧
胡琴
程砚秋
徐州
堂会
著名
志愿
演出
黄河沿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纪
双月刊
1005-4715
31-1654/K
大16开
上海市思南路41号
4-557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70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14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