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培养天数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形态学特性与电生理功能,探讨其形态与功能的最佳培养时期.方法采用出生后0 d Long Evans大鼠,取视网膜培养神经节细胞,分别于培养后第1 d、4 d、7 d 3个时间点观察细胞形态,并行膜片钳全细胞记录研究其静息膜电位(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RMP)和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的阈值、幅度及波宽.结果共记录到53个RGCs,根据 AP类型RGCs分为单峰型(39个)、瞬变型(11个)和持续型(3个),其中以单峰型为主(占73.6%).培养1 d RGCs不易诱发AP,多数细胞需增加刺激强度后方可诱发出AP;培养4 d时绝大多数RGCs给予20 PA的刺激即可诱发出AP;培养7 d时虽较容易诱发AP,但由于此时细胞存活状态较差,部分细胞(共记录28个细胞,其中8个不能诱发AP)给予不同强度的刺激,均不能诱发出AP.不同培养时期的RGCs静息膜电位和AP的特性无显著差异.结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RGCs形态逐渐趋于成熟,但电生理功能仍处于幼稚状态;培养4 d的RGCs形态和电生理状态最好.
推荐文章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培养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影响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凋亡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视网膜神经节样细胞分化过程中的电生理特性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视网膜神经节样细胞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离子通道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无血清上清培养液诱导大鼠视网膜干细胞的分化
视网膜干细胞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无血清上清培养液
Nestin
Thy-1
兔视网膜脱离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微血管的形态学观察
视网膜脱离
神经节细胞
微血管
视功能损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培养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形态学与电生理学特性
来源期刊 眼科新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大鼠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细胞形态学 电生理学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1-175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74.1
字数 46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5141.2006.03.0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4)
196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鼠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细胞形态学
电生理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眼科新进展
月刊
1003-5141
41-1105/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
36-4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51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