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三七叶乙醇提物中分离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人参皂甙(ginsenoside)Rh2(1),F2(4),Rg3(5),Rg1(7),Rd(8),Re(11),Rb3(13),Rb1(14),Rc(15),七叶胆皂甙(gypenoside)ⅩⅢ(2),Ⅸ(9),ⅩⅦ(10),三七皂甙(notoginsenoside)R1(12),Fa(16),甘草素(liquiritigenin)(3),以及芹糖甘草甙(liquiritin apioside)(6).其中化合物1,2,3和6首次分离自该植物中,化合物1~8及10~12首次从三七叶中分离到.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三七叶以含原人参二醇型皂甙为主,同时含有微量的原人参三醇型皂甙和黄酮类化合物.
推荐文章
藏药化学成分的研究
藏药
化学成分
榕树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榕树
化学成分
综述
文冠果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文冠果
化学成分
综述
秦皮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秦皮
香豆素
环烯醚萜
木质素
三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七叶化学成分的进一步研究
来源期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三七 三七茎叶 皂甙 黄酮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9-554
页数 6页 分类号 Q946.83|Q946.91
字数 33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880.2006.04.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海舟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10 188 8.0 10.0
2 杨崇仁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96 2016 28.0 41.0
3 张颖君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48 953 20.0 3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4)
同被引文献  (209)
二级引证文献  (305)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9)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0(1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2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4(3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5(3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6(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1)
2017(4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7)
2018(4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3)
2019(5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3)
2020(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三七
三七茎叶
皂甙
黄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月刊
1001-6880
51-1335/Q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二段16号
62-107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62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604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