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抗衰老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衰老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及乌司他丁.3周后,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IL-6、IL-8的含量;称重检测胸腺指数(TI)和脾脏指数(SI);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与CD8+T细胞.结果:乌司他丁治疗组小鼠血清SOD的含量升高,MDA的含量下降;血清IL-6、IL-8的含量降低;胸腺指数升高而脾脏指数无明显改变;血液中CD4+T细胞数量未改变,而CD8+T细胞数量升高,CD4+T细胞与CD8+T细胞的比值降低.结论:乌司他丁可抵抗自由基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可延缓胸腺萎缩,增加T细胞的数量,提示其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推荐文章
乌司他丁用于胆道急症手术的临床研究
乌司他丁
急症
胆道外科手术
腹部手术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的作用及其机制
乌司他丁
肿瘤坏死因子
IL-6
IL-8
乌司他丁人体耐受性试验
乌司他丁
耐受性试验
安全剂量
乌司他丁治疗严重多发伤的临床研究
乌司他丁
多处创伤
炎症反应综合征,全身性
并发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乌司他丁抗衰老的免疫机制
来源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乌司他丁 抗衰老 免疫机制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7-60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92.9
字数 24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852.2006.05.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袁育康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71 557 14.0 20.0
2 史霖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28 156 8.0 10.0
3 范桂香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48 520 15.0 21.0
4 安利峰 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 27 252 10.0 15.0
5 胜利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40 260 10.0 15.0
7 王军阳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33 317 9.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56)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2(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乌司他丁
抗衰老
免疫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8852
42-1677/R
大16开
武汉大学出版社大楼前楼6楼东侧
38-403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8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4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