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铬中间产物在不同糖类介质中的稳定性,为进一步研究其在模拟生物体内环境条件下对DNA的损伤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将Cr(Ⅴ)化合物分别加入不同pH值及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中,利用顺磁共振波谱仪观察上述两种条件对Cr(Ⅴ)化合物存在性质的影响.结果反应体系中的pH值以及葡萄糖浓度对Cr(Ⅴ)化合物的存在时间有影响.随着pH值的增高,Cr(Ⅴ)化合物的寿命相对较短;同时由于反应体系存在糖类还原剂,使得Cr(Ⅴ)化合物发生配位体的交换而产生新的物种,并进一步使Cr(Ⅴ)化合物的寿命加长,但不同糖类对其影响不同.结论Cr(Ⅴ)化合物与葡萄糖的配位体交换反应取决于配位体结构、葡萄糖的浓度及反应体系pH值,同时产生新物种.新物种的寿命与反应体系的性质有关,其对DNA的毒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推荐文章
乙异羟肟酸在硝酸溶液中的稳定性
乙异羟肟酸
稳定性
硝酸
温度
甲基肼
利凡诺溶液的稳定性考察
利凡诺溶液
稳定性
有效期
依沙吖啶溶液的稳定性试验
依沙吖啶溶液
稳定性
配伍试验
次氯酸钠溶液稳定性研究进展
次氯酸钠
稳定性
分解反应
稳定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糖类溶液中铬中间产物的稳定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卫生工程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Cr(Ⅴ)化合物 配位体交换反应 稳定性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9-131
页数 3页 分类号 O614.61
字数 23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4199.2006.03.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史黎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 20 100 3.0 10.0
2 井海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 8 45 3.0 6.0
3 任改英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 12 61 4.0 7.0
4 Peter Lay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化学院 3 3 1.0 1.0
5 Aviva Levina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化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Cr(Ⅴ)化合物
配位体交换反应
稳定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卫生工程学
双月刊
1671-4199
22-1333/R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景阳大路3145号
12-126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1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05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