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燃料燃烧会排放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一次颗粒物中亚微米粒子主要是由于无机矿物质经蒸发-成核-凝结-凝并的途径形成的;超微米颗粒的产生不同于亚微米颗粒的形成,是由于破碎机理.二次颗粒物是由气态前驱体在大气中转化而成的.我国燃烧源主要是煤燃烧、燃油机动车和农村生活燃料等.深入认识颗粒物的形成及燃烧源的特征对有效控制颗粒物的排放是很有帮助的.
推荐文章
高碱煤燃烧过程中亚微米颗粒物PM1的生成特性
煤燃烧
碱金属
PM1
前体
质量粒径分布
吸附剂
煤粉密度对燃煤过程中颗粒物形成特性的影响
煤燃烧
颗粒物
浮选
元素构成
不同结构芳香烃对柴油燃烧颗粒物理化特性的影响
柴油颗粒物
芳香烃
微观形貌
表面化学特性
氧化活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燃烧过程颗粒物的形成及我国燃烧源分析
来源期刊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一次颗粒物 二次颗粒物 形成机理 燃烧源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7
页数 5页 分类号 X513
字数 50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9108.2006.05.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子安 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5 940 16.0 30.0
2 李定凯 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9 1298 19.0 34.0
3 吕建燚 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 196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1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72)
二级引证文献  (20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0(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4(2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5(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6(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17(4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2)
2018(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9(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一次颗粒物
二次颗粒物
形成机理
燃烧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工程学报
月刊
1673-9108
11-5591/X
大16开
北京市2871信箱
82-448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843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1328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