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天然气工业       
摘要:
煤的吸附能力受煤的性质(煤阶、煤岩组分、煤体变形)和环境条件(温度、压力)的控制.探讨储层温度、压力下的煤吸附能力是含气量预测的前提和基础.根据Polanyi的吸附势理论,结合实测等温吸附数据,首先绘制了煤吸附甲烷的吸附势特性曲线,然后建立反映吸附量、温度和压力三者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此模型可在已知某一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时,计算任一温度、压力下煤的吸附能力,也就是储层条件下的理论最大含气量.该模型的建立使得定量评价地质历史时期煤层气的聚集与散失成为可能,并且在沁水盆地东南部得到了成功应用.
推荐文章
超临界条件下煤层甲烷视吸附量、真实吸附量的差异及其地质意义
超临界
煤层甲烷
视吸附量
真实吸附量
差异
地质意义
临界解吸压力
实测饱和度
常温下煤吸附甲烷的研究
甲烷
吸附
L-F方程
表面自由能
不同水分条件下煤吸附甲烷模型的探讨
水分
等温吸附
模型拟合
拟合精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储层条件下煤吸附甲烷能力预测
来源期刊 天然气工业 学科
关键词 煤成气 储集层 甲烷 吸附势理论 吸附特性曲线 含气量
年,卷(期) 2006,(8)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与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6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76.2006.08.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岩 134 4245 36.0 56.0
2 苏现波 77 1395 21.0 33.0
3 林晓英 32 650 13.0 25.0
4 赵孟军 90 2675 32.0 48.0
5 柳少波 76 2181 26.0 4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8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93)
二级引证文献  (24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2(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3(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4(2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5(3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6(2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7(4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8(4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1)
2019(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2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煤成气
储集层
甲烷
吸附势理论
吸附特性曲线
含气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工业
月刊
1000-0976
51-1179/TE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9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