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阿姆达林盆地的地层、构造、沉积及石油地质特征进行综合研究,确定了盆地油、气分布的4个主控因素,即热力因素、构造因素、岩性因素和水文地质因素,总结了该盆地大气田的4条分布规律,预测盆地最有利远景地区为别乌尔杰什克-希文坳陷北部靠近盆地的边缘地带和乌恰德任隆起、马里-谢拉赫隆起带,有利远景地区为查尔朱台阶和布哈拉台阶、巴德赫兹-卡拉毕里台阶和扎翁古兹长垣及其靠近坳陷边缘地带等.
推荐文章
中亚阿姆达林盆地油气富集规律与有利区分析
膏盐岩
礁体
油气成藏
主控因素
阿姆达林盆地
渤海湾盆地武清凹陷含油气系统的复合性特征与有利勘探区带
武清凹陷
古近纪
石炭
二叠纪
含油气系统
生烃灶
复合性
油气运聚单元
勘探区带
阿姆达林盆地含油气系统划分与评价
含油气系统
烃源岩
阿姆达林盆地
中马格达雷纳盆地地质特征与油气勘探有利区预测
中马格达雷纳盆地
油气地质
油气分布
富集规律
有利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阿姆达林盆地油气地质特征与有利区带预测
来源期刊 新疆石油地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阿姆达林盆地 油气地质特征 有利区带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国外油气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0-264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11
字数 69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3873.2006.02.03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洛夫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7 410 12.0 19.0
5 郭永强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9 105 5.0 10.0
9 朱胜利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5 52 4.0 5.0
10 朱毅秀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 115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6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7(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阿姆达林盆地
油气地质特征
有利区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疆石油地质
双月刊
1001-3873
65-1107/TE
大16开
新疆克拉玛依市准噶尔路32号
58-46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5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77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