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摘要:
通过对单作和间作种植模式下作物冠层入射和透射光合有效辐射的观测,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下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IPAR)的日变化规律及其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以及冬小麦对预留行的遮荫作用.结果表明:2种种植模式下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叶面积指数<2时,间作冬小麦日平均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约为单作的50%,叶面积指数>2时,2种种植模式下的日平均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相近;2种种植模式下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与叶面积指数均有较好的相关性;间作冬小麦预留行遮荫率(FS)的日变化为双峰曲线,遮荫率与株高(H)有很好的相关性.
推荐文章
播期和播量对冬小麦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和产量的影响
冬小麦
播期
冠层底部光合有效辐射
冠层截获的光合有效辐射
叶面积指数
小麦-玉米轮作
春小麦/春玉米间作模式光温环境特征研究
间作
小麦
玉米
光合有效辐射
地温
行距配置对冬小麦/白三叶草间作系统小麦群体结构和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
冬小麦
白三叶草
行距
间作
群体结构
光合有效辐射(PAR)
光合速率
海洋光合有效辐射分布的计算模式
光合有效辐射
生物光学特性
计算模式
一类海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冬小麦-春玉米间作模式下光合有效辐射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学科
关键词 间作 冬小麦 春玉米 光合有效辐射 叶面积指数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5-118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段爱旺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83 2590 32.0 47.0
2 高阳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102 1330 23.0 3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97)
二级引证文献  (166)
197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2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4(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5(2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6(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7(2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8(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9(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20(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间作
冬小麦
春玉米
光合有效辐射
叶面积指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月刊
2096-6237
13-1432/S
大16开
199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2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90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