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多点氢健、π-πstacking等识别作用原理,研究了新型芳杂环分子裂缝1~3对尿素、二苯甲酮、对硝基苯胺、戊二酰亚胺等中性小分子的识别性能.用差紫外光谱测定了结合常数和自由能变化.结果表明这些受体与所考察的大多数客体形成1:1型的超分子配合物,识别作用的主要推动力为多重氢键、π-πstacking和Van der waals等非共价键协同作用.讨论了主客体间尺寸/形状匹配、几何互补性等对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影响.并利用计算机模拟作辅助手段对实验结果和现象进行了解释.
推荐文章
新型Schiff碱分子钳对中性分子的识别性能研究
Schiff碱
分子钳
分子识别
差紫外光谱法
核磁氢谱
芹菜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分子识别性能及机理
芹菜素
分子印迹
吸附
分子识别
选择性
新型手性芳杂环分子钳人工受体的微波干法合成
芳杂环
分子钳
合成
分子识别
微波辐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芳杂环类分子裂缝对中性小分子的识别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分子识别 芳杂环 分子裂缝 差紫外光谱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5-178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21.1
字数 24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490-6756.2006.01.03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淑华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90 662 13.0 21.0
2 赵新萍 九江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14 171 8.0 13.0
3 彭游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51 222 10.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分子识别
芳杂环
分子裂缝
差紫外光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490-6756
51-1595/N
大16开
成都市九眼桥望江路29号
62-127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72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550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