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采用种钉法和分模盒装盒法制作的修复体质量进行评估,评价两种方法的准确性.[方法]将2005年6~10月的1940副患者的模型,采用硅橡胶复制一副参考模型.将模型分为种钉和分模盒两组,其中种钉组890副,分模盒组1050副,分别采用两种方法制作活动代型.每组都包括单冠及固定桥两类修复体,种钉组单冠410个、固定桥480个,分模盒组单冠430个、固定桥620个.修复体底冠完成后,将底冠代入参考模型,检查颈部边缘适合性;修复体最终完成后代入参考模型,检查分模后邻接关系的适合性;评价两种方法的准确性.[结果]用两种方法制作活动代型都可以保持原有模型准确性,制作单冠时二者无差别(P>0.05),制作固定桥时分模盒装盒法准确性优于种钉法.[结论]分模盒装盒法准确性优于种钉法.
推荐文章
电子制作活动对青少年创新意识的培养
电子制作
青少年
创新意识
制备冷沉淀的两种方法比较
冷沉淀
凝血因子Ⅷ
纤维胶原蛋白
模袋混凝土护岸两种施工方法简介
模袋混凝土
护岸
施工
驳船滑道法
水下铺灌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采用种钉与分模盒两种方法制作活动代型的评价
来源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种钉 分模盒 活动代型 修复体 质量评价
年,卷(期) 2006,(z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10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8
字数 34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2-3554.2006.z1.03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种钉
分模盒
活动代型
修复体
质量评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双月刊
1672-3554
44-1575/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
46-141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4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023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