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上海医学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前心绞痛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55例直接PCI术后的AMI患者根据有、无梗死前心绞痛分为梗死前心绞痛组(A组,124例)和无梗死前心绞痛组(B组,131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特征、心功能及随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①A组磷酸肌酸激酶(CPK)峰值、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及无复流(NF)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而自溶现象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②A组随访时期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显著低于住院期间(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增加(P<0.05);而B组的差异均无显著性.③A组在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的心力衰竭(8.06%)和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20.16%)显著低于B组(分别为16.79%和35.11%,P<0.05),两组在死亡率及不稳定性心绞痛、缺血性靶血管重建、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直接PCI对所有AMI均有一定疗效,但存在梗死前心绞痛可促进A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自溶现象的产生,减少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并有利于减少直接PCI术后心肌微循环损害,改善左心室重构,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
推荐文章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比较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静脉溶栓治疗
血糖增高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近期预后的影响
血糖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老年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心肌梗死前心绞痛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疗效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上海医学 学科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直接血管成形术 梗死前心绞痛 心脏事件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7-14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9934.2006.03.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金惠根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心内科 69 259 9.0 13.0
2 刘宗军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心内科 67 190 8.0 10.0
3 陈万春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 49 68 3.0 7.0
4 李英梅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心内科 12 65 4.0 8.0
5 杨伟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心内科 9 25 3.0 5.0
6 汪蔚青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心内科 15 28 3.0 5.0
7 施佳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心内科 8 2 1.0 1.0
8 王东毅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心内科 3 11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肌梗死
直接血管成形术
梗死前心绞痛
心脏事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医学
月刊
0253-9934
31-1366/R
16开
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1623号
1978-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697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86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