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测定高硅酸三钙(C3S)水泥砂浆在20℃两种相对湿度(RH40%,RH50%)下的干缩曲线,研究了该水泥砂浆的干缩动力学及干缩过程,揭示了该水泥砂浆干燥收缩过程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高C3S水泥砂浆在3~60 d的收缩阶段,其收缩速率不同,可分为3个阶段:收缩速率较快的收缩减速阶段;收缩速率较慢的收缩减速阶段和收缩速率几乎不变的稳态收缩阶段.提出了高C3S水泥系统的干燥收缩过程假设:3~14 d,主要是相对蒸汽压较高且孔径较大的孔失水导致收缩;14~28 d,主要是相对蒸汽压较小且孔径较小的孔失水导致收缩;28~60 d,则主要是水泥石失去凝胶吸附结合水导致收缩.
推荐文章
碱激发矿渣混凝土干缩特性研究
碱激发矿渣混凝土
干燥收缩
干缩性能
激发剂
水玻璃模数
水灰比
强度
胶凝材料
水泥掺量对再生混合料力学及干缩性能影响
水泥掺量
水泥稳定材料
再生沥青混合料
强度
干缩系数
硅酸盐水泥基材中钙硅比对铀(Ⅵ) 滞留性能的影响
水化硅酸钙(CSH)
钙硅比(Ca/Si)
铀(Ⅵ)
碱矿渣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
滞留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硅酸三钙水泥硬化砂浆干缩过程
来源期刊 硅酸盐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高硅酸三钙水泥 砂浆 干缩动力学 干缩过程
年,卷(期) 2006,(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55-1258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172
字数 29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54-5648.2006.10.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仲梓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19 2818 27.0 41.0
2 严生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8 656 15.0 23.0
3 邓敏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70 1915 24.0 34.0
4 蔡安兰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 167 6.0 7.0
8 黄颖星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 80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硅酸三钙水泥
砂浆
干缩动力学
干缩过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硅酸盐学报
月刊
0454-5648
11-2310/TQ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1号
2-695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7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83235
相关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