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对东方次睾吸虫(Metorchis orientalis)、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钩棘单睾吸虫(Haplorchis pumilio)、扇棘单睾吸虫(Haplorchis taichui)和台湾棘带吸虫(Centrocestus formosanus)的形态观察,为鉴别这些人体寄生虫病病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5种吸虫的成虫、虫卵、囊蚴,并进行形态、大小测量和寄生部位观察.结果东方次睾吸虫和华支睾吸虫成虫寄生部位完全相同,都是在胆管和胆囊内.其他3种则在小肠内.囊蚴寄生部位:除台湾棘带吸虫在鱼鳃外,其余4种均在鱼肉内.虫卵特征:5种吸虫除卵盖和外壳光洁度有些差别外,其余差别甚微.囊蚴特征:东方次睾吸虫囊壁很厚,而其他4种则很薄.其它特征:台湾棘带吸虫的排泄囊呈"工"字形,扇棘单睾吸虫生殖吸盘上的小棘呈杆状排列成葵扇状;而钩棘单睾吸虫则呈点状并围成一圈.成虫特征:华支睾吸虫最大,呈葵花仔状;东方次睾吸虫其次,呈叶片状;钩棘单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居中,两者均呈鞋状;台湾棘带吸虫最小,呈酒瓶状.结论发现上述5种吸虫的成虫、虫卵及囊蚴时,必须根据各自形态、大小等特征,认真鉴别.
推荐文章
光泽县肺吸虫病病原学初步调查
并殖吸虫病
病原学
光泽县
南京所见一种裂体吸虫与日本血吸虫形态及生活史比较
裂体吸虫
日本血吸虫
形态观察
开放前期
螺的相容性
水杉赤枯病病原形态及分子鉴定
水杉赤枯病
细极链格孢
异角状拟盘多毛孢
形态鉴定
分子鉴定
油菜根肿病症状、病原形态及产量损失研究
油菜
根肿菌
症状
病原形态
产量损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体5种小型吸虫病原形态观察
来源期刊 热带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东方次睾吸虫 华支睾吸虫 钩棘单睾吸虫 扇棘单睾吸虫 台湾棘带吸虫 病原学特征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短篇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4-19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32.2
字数 25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3619.2006.02.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金祥 31 205 8.0 12.0
2 李莉莎 58 336 10.0 15.0
3 朱凯 5 12 2.0 3.0
4 陈宝建 34 127 5.0 9.0
5 张榕燕 43 177 8.0 11.0
6 李友松 35 114 5.0 8.0
7 程由注 40 164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东方次睾吸虫
华支睾吸虫
钩棘单睾吸虫
扇棘单睾吸虫
台湾棘带吸虫
病原学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医学杂志
月刊
1672-3619
44-1503/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中山医学院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64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324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