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离子交换法将不同季钱盐插层到钠基蒙脱土中制备了改性蒙脱土.改性蒙脱土对革兰氏阳性菌(S.aereus)和革兰氏阴性菌(E coli)均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并且随着季铵盐在蒙脱土中的质量分数增加其抗菌活性增强.不同季铵盐改性蒙脱土的抗菌活性不同,其中双季铵盐改性蒙脱土的抗菌活性最好,对S.aereus和E coli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6.25 mg/L和12.5 mg/L.用扫描电镜对与细菌接触不同时间后的改性蒙脱土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细菌先吸附到改性蒙脱土的表面,然后慢慢的变形死亡.同时,对在0.9%的生理盐水中浸泡不同时间后的改性蒙脱土进行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蒙脱土中的有机物质量分数及层间距均逐渐减少,说明季铵盐能从蒙脱土的层间解吸出来,并进入溶液中直接杀死细菌.因而,改性蒙脱土的抗菌活性是吸附与释放到溶液中的季铵盐离子协同作用的结果.
推荐文章
季铵盐改性壳聚糖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壳聚糖
季铵盐
合成
改性
抗菌活性
季铵盐改性蒙脱土对焦化废水脱色研究
焦化废水
蒙脱土
脱色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季铵盐改性蒙脱土的抗菌活性及抗菌机理
来源期刊 硅酸盐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改性蒙脱土 抗菌性能 抗菌机理 季铵盐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92
页数 6页 分类号 TD985|X172
字数 41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54-5648.2006.01.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应亮 暨南大学化学系 144 1932 24.0 36.0
2 谭绍早 暨南大学化学系 42 530 12.0 22.0
3 张葵花 暨南大学化学系 3 256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78)
二级引证文献  (172)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8(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9(1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0(22)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1(1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2(1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3(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4(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5(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6(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7(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9(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改性蒙脱土
抗菌性能
抗菌机理
季铵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硅酸盐学报
月刊
0454-5648
11-2310/TQ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1号
2-695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7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832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