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黄芪对后肢固定14 d大鼠比目鱼肌的湿重体质量比、Ⅰ,Ⅱ型肌纤维的比例以及肌纤维横截面积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9/12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完成.选择雄性SD大鼠30只,按随机配对原则分为3组,即对照组、固定组、固定+黄芪组,每组10只.后两组大鼠后肢缩短位固定采用改良的Booth方法,固定+黄芪组大鼠在固定14 d内,腹腔注射5 mL/kg的黄芪注射液,1次/d.对照组常规饲养.14 d后,取各组大鼠比目鱼肌称其湿重,所得数据以100 g体质量标化,计算其湿重体质量比.用mATPase组织化学染色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大鼠比目鱼肌Ⅰ,Ⅱ型肌纤维所占比例、肌纤维横截面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3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固定14 d后固定组大鼠比目鱼肌平均湿重体质量比减少了54.10%(P<0.01);而与固定组相比,固定+黄芪组大鼠比目鱼肌平均湿重体质量比增加了37.68%(P<0.01).②固定组大鼠Ⅰ,Ⅱ型肌纤维平均横截面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1 321.25±94.42,1 089.12±85.12;2 460.52±112.41,1 723.27±100.02)μm2(P<0.01)];与固定组相比,固定+黄芪组Ⅰ,Ⅱ型肌纤维平均横截面积均有所恢复[(1 798.42±102.45,1 329.14±103.15)μm2(P<0.01)].③固定组大鼠Ⅰ型肌纤维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而Ⅱ型肌纤维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固定组相比,固定+黄芪组Ⅰ型肌纤维所占比例增加了20.23%(P<0.05).结论:黄芪对固定引起的比目鱼肌萎缩具有防护效应.
推荐文章
冬虫夏草对制动大鼠比目鱼肌MHC表达的影响
冬虫夏草
制动
肌球蛋白重链
肌梭
肌肉萎缩
比目鱼肌
高频正弦波振动对失重性肌萎缩的对抗作用
模拟失重
高频振动
肌肉萎缩
大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芪对后肢固定大鼠比目鱼肌萎缩的防护效应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黄芪 肌萎缩 骨骼/病理学
年,卷(期) 2006,(2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
字数 38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6.23.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光明 榆林市第一医院骨科 9 52 4.0 7.0
2 刘敬 榆林市第一医院骨科 4 11 3.0 3.0
3 任俊婵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2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芪
肌萎缩
骨骼/病理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