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为提高维C银翘片的稳定性,对VC银翘片中的原料VC粉进行微粒制备后包膜并对薄膜微粒制备的条件进行优选.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羟丙基甲纤维素(HPMC)为主要材料对原料VC粉进行微粒制备后包膜;并通过对VC微粒的含量、吸收度的测定、分析和比较而进行质控.结果:经过高温、高湿实验后证明,该方法可提高VC银翘片的稳定性,主药VC在保质期内氧化和降解反应大为减少,符合部颁标准要求.结论:该方法技术可行、质量可靠,可作为VC银翘片的工艺改进,用于生产,为提高和保证维C银翘片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推荐文章
HPLC测定维C银翘片中牛蒡苷的含量
维C银翘片
牛蒡苷
HPLC法
含量测定
HPLC法测定维C银翘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对乙酰氨基酚
维C银翘片
高效液相色谱法
维C银翘片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均匀度检查及其含量检测方法的改进
马来酸氯苯那敏
维C银翘片
均匀度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控制
维C银翘片中牛蒡苷的HPLC测定
牛蒡苷
维C银翘片
HPLC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维C银翘片中原料VC薄膜微粒制备条件的优选及检测
来源期刊 中药材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维C银翘片 维C薄膜微粒 羟丙基甲纤维素 正交设计 优选
年,卷(期) 2006,(10) 所属期刊栏目 制剂与质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0-110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6.02
字数 27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4454.2006.10.04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锦钧 23 61 5.0 7.0
2 李子鸿 35 69 5.0 6.0
3 蒋春飞 12 25 3.0 4.0
4 刘东文 30 29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维C银翘片
维C薄膜微粒
羟丙基甲纤维素
正交设计
优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药材
月刊
1001-4454
44-1286/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24号中粤大厦10楼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967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220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