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小剂量硬膜外麻醉复合浅全麻用于合并休克的宫外孕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宫外孕合并出血性休克患者80例,年龄19~46岁,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复合浅全麻组(Y组)40例和浅全麻组(Q组)40例.入室后首先开放静脉扩容治疗,补充血容量,密切监测BP、HR、SPO2等,面罩氧气吸入.Y组患者在左侧卧位下行L1~2或L2~3硬膜外隙穿刺置管,小剂量分次注入局麻药(0.75%罗哌卡因:2%利多卡因=1∶1),根据麻醉平面及血压变化,每次追加局麻药2~3ml,尽量控制平面在T9~10以下,如果注药过程中,血压下降且难以支持,则立即停止注入.随后采用浅全身麻醉,静注氯胺酮(ketamine)1mg/kg,同时以2~4mg/kg/h速率静脉输入0.1%丙伯酚(propofol),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手术,术中根据病人反应追加ketamine、propofol.Q组患者直接采用浅全麻.咪唑安定0.05~0.1 mg/kg,芬太尼1~2 μg/kg,ketamine 1mg/kg静脉缓慢注射,同时以3~6 mg/kg/h速率静脉输入0.1%propofol,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手术,术中根据需要,追propofol,ketamine.结果:各时间点所观察血流动力学参数,Y、Q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手术结束时(T5)SBP明显高于入室时(T1)数值,而HR明显低于入室时值,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手术医师对肌松情况的满意度,Y组78%,Q组36%.Y组患者全麻药用量明显小于Q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输血量,输液量组间比较无差异性(P>0.05).Y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Q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正确评估患者循环、呼吸状况,积极有效的液体治疗,合理的硬膜外隙给药方法,小剂量硬膜外麻醉复合浅全麻用于伴有休克的宫外孕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剂量硬膜外麻醉复合浅全麻在合并休克的宫外孕手术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黑龙江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浅全麻 宫外孕 休克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3-52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
字数 20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882.2006.06.07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跃祥 天津西青医院麻醉科 2 0 0.0 0.0
2 高作运 天津西青医院麻醉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硬膜外麻醉
浅全麻
宫外孕
休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黑龙江医药
双月刊
1006-2882
23-1383/R
大16开
哈尔滨市道里区河广街41号
14-248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71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53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