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调查大学生、社区居民、医务人员、住院患者4四类人群所受社会支持情况及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分析该4类人群社会支持水平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①于2004-10/2005-09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武汉市某大学、社区、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1 500人进行问卷调查.为避免4类人群样本交叉,医务工作者主要为医院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职的医生、护士,不包括实习生,社区居民不含在校大学生,保留了中学生,患者为凋查期间正在某医院住院者,剔除在校大学生.均对调查项目知情同意.②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估4类人群所受社会支持情况.该量表共10个条目,分为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3个维度计分,总分为10个条目计分之和,分数越高表示所受相应支持或支持利用度越高/好.采用应付方式问卷评估4类人群采取的应付方式.评分方法是采用分量表统计记分的形式,分量表分为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3项积极应对方式和自责、退避、幻想3项消极应对方式,分数越高,表示采用的相应应对方式越多.③对所得计分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并在其基础上作SNK检验;数据间相关性处理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共收回填写完整、准确的问卷1 369份.①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医务人员支持总分最高[(36.93±5.87)分];大学生主观支持及客观支持得分均明显低于社区居民、医务人员、住院患者(F=18.702,27.911,P<0.01);而医务人员、大学生支持利用度明显高于社区居民和住院患者[(8.15±1.84),(7.82±1.85),(7.37±2.31),(7.69±2.07)分,F=9.266,P<0.01].②应付方式分量表评分:四类人群应付方式问卷分量表中解决问题、合理化得分差异不明显(P>0.05);医务人员自责分明显低于大学生、社区居民、住院患者(F=10.820,P<0.01);大学生、医务人员、住院患者求助分明显高于社区居民(F=4.505,P<0.01);医务人员幻想及退避分均最低[(3.95±2.40),(4.37±2.25)分],与其他3类人群比较,差异明显(F=10.345,2.935,P<0.05~0.01).4类人群积极应对方式评分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医务人员消极应对方式得分明显低于大学生、社区居民及住院患者(F=9.398,P<0.01),后三类人群消极应对方式得分相近(P>0.05).③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相关性:大学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中2个维度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评分,医务人员3个维度评分,住院患者2个维度主观支持、客观支持评分与应对方式问卷中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128~0.325,P<0.05~0.01).大学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中2个维度主观支持、客观支持评分,医务人员3个维度评分与应对方式问卷中的消极应对方式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126~-0.209,P<0.05~0.01).结论:大学生、社区居民、医务人员、住院患者4类人群中医务人员的社会支持效果最好;大学生、医务人员对社会支持利用度高,他们主要采用,并且也能更好的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和解决问题;住院患者则常用消极的应对方式面对和解决问题.
推荐文章
肺结核密切接触者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肺结核
密切接触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相关性
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剖宫产
阴道分娩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类人群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学生 市区人口 医务人员 社会支持
年,卷(期) 2006,(42) 所属期刊栏目 群体心理特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3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
字数 53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6.42.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万琪 武汉工业学院医学院 66 851 15.0 27.0
2 周敦金 57 353 11.0 13.0
3 刘义兰 250 4070 35.0 52.0
4 罗同勇 16 182 8.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49)
二级引证文献  (13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4(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5(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2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8(2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9(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学生
市区人口
医务人员
社会支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