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淀粉样变的临床表现和诊治经过,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的4例和国内1978年以来报道的6例肝淀粉样变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1)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肝大(90%),其中肋下平均(6.9±4.3)cm,剑下平均(9.1±3.3)cm,腹胀(80%),移动性浊音(60%),纳差(50%),乏力(40%),下肢水肿(40%),消瘦(40%),腹痛(30%)等.(2)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100%),平均为(558.3±517.2)U/L,其他肝功能受损较轻,单克隆蛋白检查阳性率为85.7%(6/7).(3)肝淀粉样变的惟一确诊手段是肝穿刺行组织病理检查,淀粉样物质沉积主要部位在窦状隙和间质4例(57.1%),沉积在血管壁的2例(28.6%);肝穿合并出血1例.(4)治疗与预后:本组患者3例给予MP方案(马法兰+泼尼松)进行化疗,1例患者给予反应停+α-干扰素(α-IFN)治疗,其中2例好转,2例自动出院,其他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死亡4例,死亡原因为肝功能衰竭、并发感染等.结论单克隆蛋白升高、肝脏肿大明显伴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且与其他肝功生化指标变化不平行时,提示考虑肝淀粉样变.确诊的惟一方法是肝穿刺行组织病理检查,但应注意出血等并发症.目前治疗仍多采用MP方案(马法兰+泼尼松),预后较差.
推荐文章
尿道淀粉样变性1例报告并系统文献复习
尿道
淀粉样变性
组织病理学
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21例临床分析
淀粉样变/诊断
淀粉样变/病理学
刚果红
原发性肝淀粉样变性一例
腹胀
肝淀粉样变性
病理学检查
刚果红染色
子宫肌瘤并发淀粉样变患者发病机制研究
淀粉样变性
子宫肌层
平滑肌瘤
发病机制
子宫肌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肝淀粉样变4例报告并国内文献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临床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淀粉样变性 临床表现 回顾性研究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7-21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
字数 40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2194.2006.03.02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淀粉样变性
临床表现
回顾性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月刊
1005-2194
21-1330/R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南街9号五层
8-126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81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7951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