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西南纵向岭谷区流域独特的地理地貌、气候气象、生态水文以及人文社会环境决定了河道生态需水计算的特殊性.时空尺度上的跨越性及梯度效应决定需要从时空以及频度尺度上进行河道生态需水量的界定,在进行区域生态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径流-需水系数综合计算河道生态需水量模型;基于河道生态特征、功能、结构以及社会环境与河道生态需水量间的相互关系,构建了河道生态需水评估指标体系,包含生态需水特征分析指标、需水影响要素分析指标以及需水趋势分析指标3部分,为进行河道生态需水计算提供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依据;根据河流水文情势的周期性变化,提出变异系数与生态特征指数综合设定河道生态需水等级系数的方法;考虑到水文情势的自然摆动,提出了生态径流量的频度计算方法;本文并以澜沧江为例就有关的过程进行说明.
推荐文章
纵向岭谷区生态系统变化及西南跨境生态安全研究
纵向岭谷区
跨境生态安全
生态系统变化
中国西南地区
生态需水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生态需水
概念
计算理论
纵向岭谷区冬、夏水热条件空间分布研究
纵向岭谷
水热条件
通道-阻隔效应
云南
河道内生态需水估算方法及其评述
生态需水
估算方法
河道内
栖息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南纵向岭谷区河道生态需水计算方法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生态需水量 河道 需水系数 频度 纵向岭谷区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4-185
页数 12页 分类号 P333.1|Q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33.2006.01.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志峰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16 513 13.0 16.0
2 崔保山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5 244 4.0 5.0
3 胡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2 22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1)
共引文献  (22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态需水量
河道
需水系数
频度
纵向岭谷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