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初步评估并行采集高分辨率下肢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术对下肢动脉的显影和诊断效果.资料与方法 80例接受高分辨率下肢动脉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 MRA)检查.3D CE MRA共分3段采集,通过自动移床分段扫描.扫描覆盖腹主动脉中下段到小腿动脉分支.将显示的动脉分为23段进行分析.首先根据血管和管壁显示清晰度给每段动脉的显示质量评分,其次对3段扫描区域中有无静脉早期显影评分,然后分析血管病变,将其分成:动脉管壁不规则(管腔狭窄<10%);轻度狭窄(<50%);严重狭窄(≥50%);闭塞和动脉瘤形成.7例下肢动脉3D GE MRA的显示结果与其他检查结果做了对照.结果 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下肢动脉3D CE MRA检查.下肢动脉3D CE MRA显示了80例患者总共1840支动脉段(100%显示率),平均显示等级为3.78.所有病例3个扫描段内静脉均未显影或显影很淡,不影响诊断,平均等级为0.25.本组结果显示了1458段动脉病变,包括608段动脉管壁不规则;498段动脉轻度狭窄;312段严重狭窄;38段闭塞;2段腹主动脉下段动脉瘤形成.69例下肢动脉闭塞症(PAOD)患者中发现有19例同时伴有肾动脉狭窄.3D CE MRA还能显示搭桥血管是否通畅.下肢动脉3D CE MRA的检查结果与其他血管成像技术完全符合.结论 并行采集高分辨率下肢动脉3D CE MRA扫描范围大,成像时间短,空间分辨率高,能清楚显示下肢动脉及分支,它能在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推荐文章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在复杂性肛瘘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高分辨率MRI
复杂性肛瘘
术前评估
颅内动脉高分辨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颅内动脉
磁共振成像
高分辨力
核磁共振测井数据高分辨率反演方法研究
核磁共振测井
弛豫谱
反演
阶梯函数抽样
参数
分辨率
方程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自动分类方法研究
高分辨率影像
遥感
土地利用
自动分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自动移床并行采集高分辨率下肢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术
来源期刊 临床放射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动脉 下肢
年,卷(期) 2006,(8) 所属期刊栏目 影像技术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3-767
页数 5页 分类号 R8
字数 35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9324.2006.08.01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磁共振血管成像
动脉
下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放射学杂志
月刊
1001-9324
42-1187/R
大16开
湖北省黄石杭州路23-22号
38-57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72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647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