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肾小管上皮细胞DNA损伤在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中的意义.方法Wistar大鼠108只,等分为大、小剂量及对照组,分别于后肢肌肉注射10、5 ml/kg 50%甘油及10 mi/kg生理盐水.于1、3、6、12、24、48 h测定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取肾脏分离肾小管上皮细胞,单细胞凝胶电泳(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SCGE)技术测定DNA损伤.结果两实验组BUN、Cr分别于12、6 h起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0.01),两实验组间BUN和Cr分别在12 h和24 h起出现显著差异(P<0.05,P<0.01),表明肾功能受损程度不同.肾脏分离肾小管上皮细胞DNA损伤对甘油注射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其变化趋势与尿脱落细胞DNA损伤相似,但损伤程度较轻.结论DNA损伤、细胞脱落及凋亡等变化参与了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是ARF病理生理变化过程"多米诺骨牌"中的重要环节,在预防或及时阻断其发生在ARF的救治中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能与可行
急性肾功能衰竭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肾小管上皮细胞
小鼠
缺血性急性肾衰肾小管上皮细胞微丝的改变及其机制
肾小管上皮细胞:微丝肌动蛋白
ATP
肝再生增强因子在急性肾衰大鼠模型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肝再生增强因子
急性肾功能衰竭
庆大霉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创伤性急性肾衰时肾脏分离肾小管上皮细胞DNA损伤的意义
来源期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 DNA损伤
年,卷(期) 2006,(15)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88-159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
字数 31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5404.2006.15.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靳风烁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泌尿外科 250 1228 15.0 23.0
2 张克勤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泌尿外科 82 317 9.0 13.0
3 梁培禾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泌尿外科 39 213 9.0 12.0
4 李彦锋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泌尿外科 85 438 11.0 16.0
5 葛成国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泌尿外科 22 158 6.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
DNA损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半月刊
1000-5404
50-1126/R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30号
78-91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739
总下载数(次)
28
总被引数(次)
9785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