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河流水力侵蚀模型(stream-power incision model)常被用来分析山脉地形是否达到均衡. 蓬莱运动的弧陆斜碰撞使得台湾岛造山带的山脉呈现成长的前均衡(南部)、均衡(中部)、崩塌的后均衡(北部)等三个不同演育阶段的地形. 利用基岩河道的坡度(S)与集水面积(A)的关系来分析台湾岛造山带的河流可得到此三种状态的山脉地形特征. 分析结果发现, 台湾岛中央山脉东西两侧的S-A图呈现直线型态, 显示基岩河道的河床高程不随时间改变(dz/dt = 0), S-A直线的斜率与其截距分别与均衡地形发育的时间和地体抬升率的大小有关. 而台湾岛造山带的南部与北部之S-A图则分别呈现上凸与下凹的型态, 显示基岩河道的河床高程分别随时间成长(dz/dt 》 0)与降低(dz/dt 《 0), 它们的切线截距仍可反映地体的抬升率.
推荐文章
河流水沙状况与流域土壤侵蚀
河流
径流
泥沙
土壤侵蚀
河流水质模型1号模拟方法
活性污泥
富营养化
溶解氧
河流
水质模型
渠道非恒定流水力学响应研究
渠道
非恒定流
运行方式
流量
水位
基于ArcGIS和USLE模型的颍河流域土壤侵蚀研究
ArcGIS
USLE
土地利用
土壤类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均衡山脉的河流水力侵蚀模型
来源期刊 科学通报 学科
关键词 台湾岛山脉 均衡山脉 河流水力侵蚀模型
年,卷(期) 2006,(7) 所属期刊栏目 快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5-869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32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023-074X.2006.07.01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179)
二级引证文献  (264)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0(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1(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2(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3(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4(2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5(3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6(3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7(3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8(4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1)
2019(3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20(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台湾岛山脉
均衡山脉
河流水力侵蚀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通报
旬刊
0023-074X
11-1784/N
大16开
北京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80-213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87
总下载数(次)
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