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化工学报       
摘要:
在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为单体,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乳化剂和催化剂,正戊醇(C5H11OH)为助乳化剂的单体微乳液体系中,进行D4的微乳液聚合.研究了聚合温度、乳化体系组成、交联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对D4微乳液聚合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微乳液聚合没有常规乳液聚合的恒速反应期,在较高温度下,反应迅速进入快速反应阶段,达到一定转化率后又快速下降并趋于平衡转化率.高温有利于加快聚合速率.适当增大乳化剂DBSA与助乳化剂的比例,单体微滴的尺寸减小,聚合速率增大,产物粒径减小.交联剂VTMS的引入,不仅使线性聚硅氧烷形成交联的弹性体网络,而且改变了端羟基硅氧烷的缩合平衡反应速率,抑制了逆反应,加快了聚合速率.
推荐文章
乙烯基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的动力学及成核机理分析
硅氧烷
丙烯酸酯乳液
聚合反应动力学
成核机理
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聚合动力学研究
丙烯酰胺
反相微乳液聚合
氧化还原引发剂
动力学
相对粘均分子质量
丙烯酸酯反相微乳液聚合动力学
反相微乳液
聚合速率
动力学
丙烯酸酯
伴有水解缩合反应的种子乳液聚合动力学(Ⅰ)模型
动力学模型
自由基种子乳液聚合
水解缩合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硅氧烷的微乳液聚合动力学
来源期刊 化工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聚硅氧烷 微乳液聚合 动力学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64-1467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3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38-1157.2006.06.03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涌深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45 505 11.0 21.0
2 袁才登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70 626 12.0 23.0
3 刘颖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22 181 8.0 12.0
4 赵宁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11 79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236)
二级引证文献  (89)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9(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4(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硅氧烷
微乳液聚合
动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学报
月刊
0438-1157
11-1946/TQ
大16开
192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7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