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显性吸入性肺炎所诱导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相关因素及诊疗对策,旨在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4例显性吸入性肺炎及ARDS发生后,在祛除诱因、纤支镜气道内吸除吸入物和吸氧、联合应用抗生素及对症处理等综合治疗基础上,予呼吸末正压(PEEP)8~12cmH2O和潮气量(Vt)4~7ml/kg机械辅助通气.动态观测气道内吸入物pH、气促评分、中心静脉压(CVP)、氧合指数和白细胞总数、血糖等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显性吸入发生6小时内,患者气促评级由(1.3±0.65)增加至(2.4±0.34),呈显著增加(P<0.01),而氧合指数由(375±43.0)mmHg降低至(274±28.0)mmHg,呈显著降低;经处理在吸入发生24小时内,各项观察指标均进一步显著恶化;且氧合指数<200mmHg;应用合适PEEP、Vt行机械通气可显著改善氧合.死亡组行机械通气72小时后氧合仍呈恶化,其氧合指数(172±55.0)mmHg显著低于存活组(212±48.0)mmHg(P<0.01);而白细胞总数和血糖显著高于存活组;其既有基础疾病种类和发生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也显著多于存活组;而二组的气道内吸入物pH和吸入发生6小时内的氧合指数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显性吸入性肺炎早期易致ARDS;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合适PEEP和小Vt可有效改善ARDS氧合;其预后较差且取决于72小时内的治疗反应及感染、血糖的有效控制和MODS的发生.
推荐文章
吸入性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
吸入性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食管癌术后吸入性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后高危因素分析
吸入性肺炎
食管癌切除术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多脏器功能衰竭
吸入性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干预
吸入性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干预
硝酸烟雾吸入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
硝酸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衰竭
吸入性肺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显性吸入性肺炎及其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来源期刊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显性吸入性肺炎 呼吸窘迫综合征 预后
年,卷(期) 2006,(7)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
字数 25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06.07.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振辉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急危重症中心 75 451 11.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44)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显性吸入性肺炎
呼吸窘迫综合征
预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半月刊
1007-1245
44-1417/R
大16开
广州市海珠区江南大道南1066号新城国际公寓4号楼209-210室
46-156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482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6774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