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一个痛风家系的中医证候量表,探讨湿热痛风的先天(遗传)影响程度,辨析痛风形成的环境因素,为最终研究痛风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作铺垫.方法:通过专家诊断和运用170项(寒、热、虚、实、表、里)辨证症状因子量表进行四级症状评分,对痛风患者进行证型鉴别,同时通过舌脉证评定为湿热证.结果:获得一个痛风的家系图,其家系含65个成员.我们调查的8名成员6位为痛风患者,1名疑有痛风的存在,其症状评分分别为38、36、40、28、37、30、28、20分,经四诊调查及专家诊断6位患者为病证同一的湿热痛风.结论:通过对痛风家系的病证结合调查,探讨了痛风遗传与先天背景问题,为痛风的发生机理研究作了铺垫.
推荐文章
湿热证病证分布规律探析
湿热证
证候要素
病证分布
糖尿病湿热困脾证患者饮食结构调查
糖尿病
湿热困脾证
饮食结构
基于因子分析的痛风病病机研究
病机研究
痛风
因子分析
证素研究
5个现代和古代家系的中医遗传学研究
家系
中医遗传学
湿热证痛风
肾虚血瘀糖尿
寿限
智能
遗传性偏头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湿热证痛风一个家系的病证结合调查
来源期刊 四川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痛风 湿热证 证候 四诊调查 病证结合
年,卷(期) 2006,(9) 所属期刊栏目 证治探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7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89.7
字数 25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649.2006.09.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米渠 326 3245 30.0 40.0
2 陈康 21 171 8.0 12.0
3 曾倩 122 662 14.0 20.0
4 李世通 14 110 7.0 10.0
5 李小宏 2 18 2.0 2.0
6 杨杰 13 127 7.0 11.0
7 颜惠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9)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痛风
湿热证
证候
四诊调查
病证结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中医
月刊
1000-3649
51-1186/R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51号
62-26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566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989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