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岩下窦(IPS)的显微解剖学特征,防止术中及术后的出血等并发症.方法通过10例(20侧)经过彩色乳胶灌注的成人尸头标本进行测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IPS行于颅底内面的岩下窦沟内,即由斜坡和颞骨岩部组成的岩斜裂内,形状不规则.IPS 60%的右侧大于左侧.IPS经颈静脉孔的岩部进入颈静脉孔,4侧经Ⅸ前方(占20%),14侧经Ⅸ与Ⅹ之间穿行(占70%),2侧位于Ⅹ与Ⅺ之间(占10%),16侧汇入颈静脉球,占80%;4侧汇入颈内静脉,占20%,未见同时汇入二者的.并且IPS接收多条属支.结论明确了IPS的解剖特点,为术中处理好IPS,顺利开展岩斜区及颈静脉孔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
推荐文章
岩斜静脉窦汇的显微解剖学研究进展
外展神经
蝶岩韧带
岩斜静脉窦汇
Domllo管
颈内动脉
心冠状窦及其开口的应用解剖
心脏
冠状窦
冠状窦口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DSA表现及其解剖基础
颈动脉海绵窦瘘
眼上静脉
海绵窦 DSA
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
脑膜瘤
显微外科手术
颞下锁孔入路
乙状窦后锁孔入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岩下窦的显微解剖
来源期刊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岩下窦 显微解剖 颈静脉孔 岩斜区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博士生研究士生园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66
页数 2页 分类号 R322.81
字数 174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110.2006.01.03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来君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244 945 14.0 20.0
2 孙红卫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90 279 8.0 12.0
3 付旭东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61 186 7.0 10.0
4 张智峰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40 142 7.0 10.0
5 张瑞锋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6 99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47)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岩下窦
显微解剖
颈静脉孔
岩斜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半月刊
1673-5110
41-1381/R
大16开
郑州市经八路2号(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
36-178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895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1128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