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体操的体能训练与运动康复问题已引起广大教练和科技人员的高度重视,针对鞍马项目辅助器械的开发和鞍马辅助器械如何促进体操运动损伤恢复所进行的研究,通过鞍马全旋练习池的应用来加快体操运动员损伤的恢复,同时对竞技体育如何为全民健身服务作以探讨.方法:①鞍马全旋练习池设计原理:鞍马全旋练习池是通过水流、水温的物理作用和药物的渗透作用来加快运动员闭合性损伤的恢复,对体操运动员在损伤期保持体能训练有显著的促进作用.②材料:池体用透明玻璃钢制作;鞍马用硬塑料制成麻面式,规格同于标准鞍马;方向和速度可调式电动机;涡轮防护网.③操作方法:将池底的涡轮按运动员鞍马全旋的习惯方向转起,速度与运动员全旋速度等同,运动员在马上进行全旋、移位、打滚等练习.操作教练可以通过改变水流速度和运动员下肢的负重,来增加训练难度.结果:鞍马全旋练习池可用做:①创新技术或动作:运动员可以借助水的浮力,克服人体质量去体会技术和动作,而且不需要保护与帮助.②运动创伤的恢复:运动员损伤后,鞍马全旋练习池能够综合保持体能、功能训练和医疗恢复3个方面需要.③尝试继续提升鞍马全旋时人体的重心:人体在水中因水的浮力,很容易增大上肢与躯干的夹角.④初学鞍马练习者的辅助练习器.⑤可延长练习时间:在鞍马全旋练习池中极大的延长了练习时间,提高了成功率,且可以连续做数套动作.⑥娱乐性功能:作为体育娱乐消费项目,让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体会专业运动员动作,可以实现让竞技体育真正为全民健身服务.结论:鞍马全旋练习池设想的提出,对运动员损伤期的训练与恢复,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同时鞍马全旋练习池的娱乐性功能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推荐文章
香菇多糖对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恢复作用
香菇多糖
骨骼肌损伤
跑台训练
力竭训练
野生红菇尼克酸对强烈运动小鼠心肌损伤恢复作用的影响研究
野生红菇
尼克酸
强烈运动
心肌损伤
恢复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鞍马全旋练习池对运动损伤期训练与恢复的作用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体操 体育和训练 运动损伤
年,卷(期) 2006,(2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快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6-137
页数 2页 分类号 R87
字数 33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6.25.05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春利 吉林体育学院体育系 14 37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体操
体育和训练
运动损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