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阐述中药肾损害的研究现状,澄清中草药肾损害的概念及探讨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其防治的对策.资料来源:检索PubMed 1994-01/2006-04与含马兜铃酸的中药肾损害相关的文章,检索词为"kidney impairment induced by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ontaining aristolochic acid(AA),nephropathy induced by aristolochic acid(AA),Chinese herb nephropathy(CHN)",并限定语言种类为英语.其他文章经维普数据库检索具体的杂志名称和文章题名收集.资料选择: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初筛,选择与含马兜铃酸的中药肾损害相关的文章,筛除明显不符合原文的文章,对剩余的文献手工检索查找全文.资料提炼:共收集86篇,纳入20篇,排除重复性研究、综述类文章66篇.资料综合:目前,国内对中草药肾损害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建立有效的监测系统.马兜铃酸肾病的诊断、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且治疗主要以预防为主.故应认识其危害性,并加强其基础和临床研究.结论:马兜铃酸肾病的主要病理损害是肾小管间质的损害,很少伤及肾小球.为了更有效的预防这类疾病的发生,应建立更有效的筛查化验指标以利于早期发现患者;同时,确立更为严格的草药分类制度,以避免在使用时发生混淆和误用;还应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预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含马兜铃酸中药致肾损害特征的研究现状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马兜铃酸 肾病 中草药
年,卷(期) 2006,(39)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9-19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92
字数 19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6.39.06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文政 103 1036 17.0 25.0
2 张威 12 97 7.0 9.0
3 甄仲 8 39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4)
共引文献  (252)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
196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0(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马兜铃酸
肾病
中草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