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索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胸前导联S-T段下降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45例确诊为AIMI的病人进行心电图ST段Ⅱ、Ⅲ、avF、V1-V6测量,记录发病后1周内峰值,对测量结果分组统计处理.结果 45例中有35例出现相应导联ST段下降,占77.77%.比较发病一周内四个时间点ΣST无显著差异,P>0.05;ST段下降(V1-V6)与ST段抬高(Ⅱ、Ⅲ、avF)间有相关(峰值r=0.34,总和r=0.39),但ST段抬高或下降组均与无ST段变化组有明显差异(P<0.02-0.001);血CPK峰值在有ST段改变组均值大于无ST段变化组(P<0.05);心衰和心律失常在ΣST段下降(V1-V6)组高于无ST段变化组. 结论 AIMI伴胸前导联ST段下降不能认为是镜像反映,而应考虑其前壁受累,并作为观察病情改变或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这在基层医疗单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胸前导联S-T段下降的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中外健康文摘·医药学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心电图 S-T段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心电与影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9-100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40.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心电图
S-T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健康文摘·医药卫生版
月刊
1672-5085
11-5062/R
北京市丰台区丰管路1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8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5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