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神经功能的监测作用.方法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15min、30min、45min、60min组,每组8只.采用肾下腹主动脉阻断法,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对各组在缺血前、缺血期间、再灌注期间MEP变化进行监测.术后采用Reuters法对后肢感觉和运动反射功能评分,再灌注48h Jacobs法对后肢运动功能分级.结果缺血后MEP潜伏期和波幅分别逐渐延长及减少,缺血15min时MEP波形消失,再灌注15min时MEP波形恢复,但潜伏期大于缺血前,波幅小于缺血前.开放腹主动脉后,各组MSP潜伏期和Reuter评分值总体变化趋势为缺血60min组>缺血45min组>缺血30min组>缺血15min组>假手术组,MEP波幅总体变化趋势为假手术组>缺血15min组>缺血30min组>缺血45min组>缺血60min组.再灌注48h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分值总体变化趋势为假手术组>缺血15min组>缺血30min组>缺血45min组>缺血60min组.结论脊髓缺血时间越长,再灌注后MEP恢复越慢,后肢运动障碍越明显,监测MEP能够准确地反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无和程度的轻重.
推荐文章
脊髓损伤后体感诱发电位的改变
脊髓
诱发电位,躯体感觉
脊髓损伤
体感诱发电位监测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脊髓
缺血/再灌注
体感诱发电位
灯盏细辛预处理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动作诱发电位和神经功能的变化
灯盏细辛
脊髓
缺血再灌注损伤
动作诱发电位
神经细胞凋亡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延迟性瘫痪中的作用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延迟性瘫痪
细胞凋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运动诱发电位的变化及其监测作用
来源期刊 四川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脊髓保护 缺血 再灌注损伤 诱发电位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5-45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
字数 25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0501.2006.05.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方华 18 96 6.0 8.0
2 李昌熙 11 68 5.0 7.0
3 王泉云 90 612 13.0 21.0
4 江从勋 四川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21 82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脊髓保护
缺血
再灌注损伤
诱发电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医学
月刊
1004-0501
51-1144/R
大16开
成都市上汪家拐街39号
62-10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843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607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