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现代仪器与医疗       
摘要:
目的:总结隐匿型间接视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观察其视觉诱发电位变化.方法:分析71例单侧隐匿型间接视神经损伤患者主诉、外伤特点、视力变化等临床特点,并观察其伤后0.5~48 h、伤后1个月、伤后2个月及伤后3个月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变化,总结隐匿型间接视神经损伤的变化规律.结果:患者入院时视力、视野、眼底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其瞳孔检查表现为轻度散大,直接对光反应迟钝或稍迟钝,间接对光反应正常,RAPD均为阳性或弱阳性;行视觉对比敏感度检查者,均见远近距离对比敏感度下降.伤后3个月,患者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下降,RAPD仍为阳性或弱阳性;37例患者视野表现为普遍光敏感度下降,33例可见中心暗点;眼底检查可见38例患者视盘颜色正常,其余33例视盘颜色稍淡.患者伤后48 h内即可见P100振幅下降,且伤后1~3个月P100振幅、P100峰时下降愈发明显.结论:隐匿型间接视神经损伤患者伤后短期内临床症状不明显,仅存在RAPD阳性、远近距离对比敏感度下降、瞳孔轻度散大等表现,视觉诱发电位示P100振幅下降以及峰时延迟能够为视神经损伤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参考.
推荐文章
隐匿型间接视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
视神经损伤
早期诊断
眼损伤
视觉诱发电位检测的细节护理
视觉诱发电位检测
眼科
细节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隐匿型间接视神经损伤特点与视觉诱发电位变化
来源期刊 现代仪器与医疗 学科
关键词 隐匿型间接视神经损伤 临床特点 视觉诱发电位 视力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10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7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76/mimt20180603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春阳 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眼科 6 7 1.0 2.0
2 周莅斌 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眼科 7 15 3.0 3.0
3 夏蓉 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眼科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隐匿型间接视神经损伤
临床特点
视觉诱发电位
视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仪器与医疗
双月刊
2095-5200
10-1084/TH
大16开
1995-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9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03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