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了解在压力环境下,恋爱状态的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点.方法:于2005-11/2006-01选择部队某高等工科院校1~4年级的学生,采用整群随机取样法,随机抽取62个学员区队中的17个区队的未婚本科生学员609人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分批团体心理测量方法,以症状自评量表和卡特尔十六种个性因素测验量表为测量工具进行心理健康状态和个性因素的调查测评.症状自评量表包括90个项目,包含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分量表.采用5(1~5)级评分,分别为无(1分)、轻度(2分)、中度(3分)、偏重(4分)、严重(5分).卡特尔十六种个性因素测验量表由187道题组成,每道题有3个备选答案.除聪慧性因素的答案是以0分(不对)和1分(对)外,其余15个因素的答案记分均为0,1,2分.一般情况调查包括年龄、性别、年级、来源、军龄、恋爱状态、家庭出身、学习状况、生活事件等.结果:总测量人数609人,有效测量565人,有效率92.8%.①处于恋爱状态的学员166人,占29.4%.其中男105人,占63.3%,女61人,占36.7%.非恋爱状态的学员399人,占70.6%.②恋爱状态组学员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和阳性项目数得分均高于非恋爱状态组学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③恋爱状态组学员乐群性、兴奋性、敢为性、怀疑性、忧虑性得分高于非恋爱状态组学员;恋爱状态组学员稳定性、有恒性、实验性、创新性得分低于非恋爱状态组学员.结论:压力氛围下,恋爱对军校学员的心理健康和人格有较多的消极影响.恋爱状态组学员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如非恋爱状态组,两组学员在人格特点上有较多区别,如恋爱状态组学员更热情、敢为,但更容易猜疑,忧虑.而非恋爱状态组学员更有恒心,自律性、稳定性、创新性、成长能力更好.
推荐文章
大学生恋爱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调查研究
健康心理学
大学生恋爱
心理健康
症状自评量表
军校研究生与本科学员婚恋观的比较研究
军校研究生
本科学员
婚恋观
道德观
470名大学生恋爱压力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性
恋爱压力
家庭教养方式
大学生
应用心理学
恋爱状况对在校大专师范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大专
师范生
心理健康
恋爱状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压力环境中恋爱与非恋爱状态军校学员的心理状况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理学 人格 压力 军事人员 问卷
年,卷(期) 2006,(2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95
字数 46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6.26.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施旺红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心理学教研室 2 32 2.0 2.0
2 倪文娟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心理学教研室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9)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理学
人格
压力
军事人员
问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