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建立亚马逊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体外培养方法,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其抗原特异性. 方法小鼠皮损组织处获得的无鞭毛体(Al)、由前鞭毛体转化来的无鞭毛体(Ap)、J774.G8巨噬细胞来源的无鞭毛体(Aj)置于改良后的Schneider's Drosophila培养基,pH 4.6、33℃条件下培养,取培养物光镜下观察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 结果三种不同来源无鞭毛体体外培养物光镜检查形态相似,均与纯培养获得的无鞭毛体一样.与无鞭毛体特异性蛋白P-8和P-4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显示,三种不同来源的无鞭毛体均出现阳性,且浓度与部位相似.而前鞭毛体与抗P-8 单克隆抗体(mAb)染色呈弱阳性反应,与抗P-4单克隆抗体呈阴性反应.相反,GP-46/M-2 McAb与前鞭毛体染色呈强阳性反应,与无鞭毛体仅呈弱阳性反应. 结论在33℃条件下,用改良的Schneider's Drosophila培养基进行无鞭毛体体外培养获得成功.用阶段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法可鉴定亚马逊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
推荐文章
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蛋白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构建
杜氏利什曼原虫
无鞭毛体蛋白基因
重组质粒
海藻酸钠两性霉素B对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作用体外实验研究
两性霉素B
海藻酸盐
L.d前鞭毛体
镜下观察
婴儿利什曼原虫细胞免疫优势抗原预测
婴儿利什曼原虫
免疫优势抗原
疫苗
免疫组学
墨西哥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蛋囟的基因克隆化与序列分析
利什曼原虫
无鞭毛体蛋白
基因克隆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亚马逊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的体外培养及其抗原性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热带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亚马逊利什曼原虫 无鞭毛体 体外培养 间接免疫荧光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5-756,81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82.2
字数 24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9727.2006.05.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华民 海南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37 232 9.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8)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亚马逊利什曼原虫
无鞭毛体
体外培养
间接免疫荧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热带医学
月刊
1009-9727
46-1064/R
大16开
中国海南省海口市海府路44号
84-20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18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74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