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改良双套圈肌腱缝合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990-12/2005-12在北华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手外科就诊且有随访观察的屈指深肌腱断裂伤患者102例,按采用的肌腱修复方法分为改良双套圈肌腱缝合法组75例和改良式Kessler组27例.改良双套圈肌腱缝合法共修复手指肌腱183条,改良式Kessler法共修复手指肌腱58条.术后用石膏托将腕关节和掌指关节固定于减张位约3周.麻醉失效后随即在医生的监督下行主动伸、屈运动,每天两三次,5~10回/次,指尖运动幅度为1~3 cm.解除外固定后逐渐增大运动幅度.疗效判定按照美国手外科学会TAM标准分为优、良、可、差4个等级;并记录术后肌腱断裂发生率.结果:随访5个月~3年,平均14个月.改良双套圈肌腱缝合法疗效优于改良式Kessler法(P<0.05),改良双套圈肌腱缝合法组优、良、可、差分别为95,59,20,9条,优良率为89.6%;改良式Kessler法组优、良、可、差分别为24,19,11,5条,优良率为74.1%.改良双套圈肌腱缝合法组肌腱断裂发生低于改良式Kessler法组[分别为3条(1.6%),5条(9.4%),P<0.05].结论:改良双套圈肌腱缝合法是修复屈指深肌腱断裂较好的方法.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改良双套圈肌腱缝合法的临床应用特征:拉张力强度大并适于早期主动活动及预防粘连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腱损伤 缝合技术 外科手术
年,卷(期) 2006,(36) 所属期刊栏目 现代康复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86
字数 41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6.36.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崔树森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手外科 61 199 7.0 11.0
2 李锐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手外科 76 227 8.0 11.0
3 李炳万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手外科 32 125 6.0 8.0
4 郭建平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手外科 5 14 3.0 3.0
5 张开治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手外科 14 47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腱损伤
缝合技术
外科手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