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tine,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急性模型与亚急性模型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缺失方式.方法:实验于2004-11/2005-02在华北煤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实验室完成.①C57bl小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急性模型组、亚急性模型组,每组10只.②给予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MPTP,其中亚急性组30mg/(kg·d),连用5 d;急性组一天内给药4次,每次20mgAg,间隔时间一两个小时;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③最后一次注射后24 h内取脑,制备石蜡切片.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酪氨酸羟化酶、原癌基因蛋白Bcl-2和细胞色素C蛋白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和改变.结果:30只小鼠均进入结果分析.经免疫组化法发现酪氨酸羟化酶、原癌基因蛋白Bcl-2、细胞色素C蛋白染色阳性细胞数在急性模型组与亚急性模型组之间差别具有显著意义[(22.40±2.06),(68.20±3.61)个/切片;(2060±2.41),(66.80±2.12)个/切片;(93.0±2.24),(232±258)个/切片,P<0.001].④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在急性模型组未发现凋亡,而亚急性模型组存在凋亡现象.结论: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急性模型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缺失可能通过坏死实现,而亚急性模型则是通过凋亡来实现的.
推荐文章
人参皂甙Rb1抑制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所致的内质网应激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帕金森病
半胱氨酸蛋白酶-3
内质网应激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半胱氨酸蛋白酶-12
酪氨酸羟化酶
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缺失方式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 帕金森病 细胞凋亡 原癌基因蛋白质c-bcl-2
年,卷(期) 2006,(14) 所属期刊栏目 神经心理康复相关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70,封三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42.5
字数 50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6.14.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石秋艳 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28 103 6.0 9.0
2 张宇新 华北煤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114 538 10.0 15.0
3 孟霞 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6 29 4.0 5.0
4 张春阳 1 0 0.0 0.0
5 张作凤 华北煤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31 123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
帕金森病
细胞凋亡
原癌基因蛋白质c-bcl-2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