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Kinesin活性密切相关,研究认为微管运动蛋白Kinesin活性下降是脑缺血后神经细胞死亡的早期标志.黄芩素甙可以防止脑缺血-再灌注诱发的蛋白激酶C的激活、减轻钙超载,且可减小缺血梗死灶的体积,从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但是黄芩素甙脑保护作用是否与Kinesin活性有关,目前很少报道.目的:观察黄芩素甙对脑缺血-再灌注期间海马锥体细胞微管运动蛋白Kinesin活性的变化.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及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材料:实验于1999-02/08在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完成.选用雄性沙土鼠35只.方法:将沙土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5只)、缺血再灌注对照组(15只)和黄芩素甙组(15只)3组,根据再灌注时间将缺血再灌注对照组和黄芩素甙组分为3个亚组,即再灌注I组(再灌注6 h)、再灌注Ⅱ组(再灌注48 h)和再灌注Ⅲ组(再灌注96 h).每亚组5只动物.缺血再灌注对照组和黄芩素甙组制备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脑缺血时间为10 min.假手术组仅游离双侧颈总动脉但不予阻断.黄芩素甙组于缺血前15 min给予灯盏花素(其有效成分为黄芩素甙)45 mg/kg腹腔注射,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结合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测定海马微管运动蛋白Kinesin的活性.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动物Kinesin的活性及其变化.结果:纳入实验的动物为35只,均进入结果分析,无实验动物脱失.在海马CA1区,缺血再灌注对照组缺血-再灌注6,48和96 h时微管运动蛋白Kinesin活性分别降至假手术组的58%,38%和12%(P均<0.01),而黄芩素甙组在再灌注6,48和96 h后,微管运动蛋白Kinesin活性分别为假手术组的81%,61%和21%,均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对照组(P均<0.05).在海马CA2,CA3和CA4区,微管运动蛋白Kinesin的活性无明显变化.结论:黄芩素甙可通过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期间海马CA1区微管运动蛋白Kinesin活性的下降达到脑保护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芩素甙对脑缺血沙土鼠海马CA1区微管运动蛋白Kinesin活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缺血 黄芩甙 微管相关蛋白类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3-18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43.34
字数 36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6.03.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群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 26 228 10.0 14.0
2 曾因明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 390 2905 24.0 34.0
3 王建国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 4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缺血
黄芩甙
微管相关蛋白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