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基于中国1961年以来的统计资料共同开发的AEZ模型,运用GIS平台计算了中国41个农作制亚区6大主要作物(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油菜、大豆)的单产潜力.指出以上作物单产最高潜力分布为:水稻在江淮江汉平原,小麦在秦巴山区,玉米在黄淮平原南阳盆地,马铃薯在秦巴山区,油菜在秦巴山区,大豆在鲁西平原鲁中丘陵.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以上主要作物的最高单产潜力是目前全国平均单产的1.2-2.9倍.这对指导我国农作物高产育种及栽培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推荐文章
基于AEZ模型的我国农区主要作物单产潜力分析
AEZ模型
作物
单产潜力
农作制区划
基于AEZ模型的我国大豆产量潜力的农作制区划分析
AEZ模型
大豆
产量潜力
农作制区划
基于AEZ模型的我国农区小麦生产潜力分析
AEZ模型
小麦
产量潜力
农作制区划
基于Credal网络的农作物单产预测模型研究
农作物单产
Credal网络
预测模型
不确定系统模型
概率推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AEZ模型的我国主要作物单产潜力的农作制区划分析
来源期刊 贵州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AEZ模型 作物 单产潜力 农作制区划
年,卷(期) 2007,(z1) 所属期刊栏目 农林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5-450
页数 6页 分类号 S5019|S344|S5047|S5/59
字数 35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6563.2007.z1.08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蔡承智 15 119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8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AEZ模型
作物
单产潜力
农作制区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贵州科学
双月刊
1003-6563
52-1076/N
大16开
贵州省贵阳市陕西路1号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2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2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