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ⅡASA)基于中国1961~1997年的统计资料(经多方校正)共同开发的AEZ模型,运用GIS平台研究了中国41个农作制亚区的大豆生产潜力,以及单产和总产最高潜力分布区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豆的最高单产潜力大约是目前产量的2~3倍.单产潜力主要分布在鲁西平原鲁中丘陵、黄淮平原南阳盆地及汾渭谷地,总产潜力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黄淮平原南阳盆地及松辽平原.
推荐文章
基于AEZ模型的我国农区小麦生产潜力分析
AEZ模型
小麦
产量潜力
农作制区划
基于AEZ模型的我国农区主要作物单产潜力分析
AEZ模型
作物
单产潜力
农作制区划
我国大豆产业的现状与分析
大豆
产业
贸易
进口
市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AEZ模型的我国大豆产量潜力的农作制区划分析
来源期刊 河南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AEZ模型 大豆 产量潜力 农作制区划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栽培·遗传育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31
页数 5页 分类号 S565.1
字数 29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6.05.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蔡承智 15 119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7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45)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AEZ模型
大豆
产量潜力
农作制区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农业科学
月刊
1004-3268
41-1092/S
大16开
郑州市农业路1号
36-32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34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598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