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根瘤菌与大豆共生结瘤固氮是大豆的重要氮素来源之一,而我国在大豆生产中普遍过量使用化学氮肥,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严重抑制了大豆的生物固氮效率。因此在生产中充分发挥生物固氮作用、合理施用化学氮肥、降低大豆生产成本是我国发展大豆产业的重要措施,本文对我国大豆主产区生物固氮潜力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旨在了解不施氮肥条件下不同大豆产区生物固氮的最大供氮能力,为大豆的合理施肥和充分发挥生物固氮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15 N自然丰度法,在2011年和2012年测定了在不施用氮肥条件下我国4个大豆主产区包括黑河、大庆、长春、铁岭、济宁、延安、南宁等7个试验点在内的大豆生物固氮效率、生物固氮量及其对产量的贡献。15 N自然丰度法的原理是利用非固氮参照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的15 N丰度高于固氮植物,根据两者的15 N自然丰度差异估算出固氮植物的生物固氮率。所选的非固氮参照作物必须同大豆生长季一致,并且各试验点选用同一种非固氮植物以保证各地数据的可比性。通过查阅文献,有研究使用玉米作为参照作物,并且符合上述要求,因此本研究选择玉米作为非固氮参照作物。【结果】在不施氮肥条件下,我国大豆在正常降水年份的生物固氮效率为47%70%,其中铁岭最高为60%70%,黑河最低为47%54%;大豆的生物固氮量在N 92150 kg/hm2之间变化,其中籽粒中的生物固氮量占总固氮量的65%81%,生物固氮量最高的试验点为长春,最低的试验点为延安;生物固氮对产量的贡献在10391867 kg/hm2之间,其中最高的试验点为长春,最低的试验点为延安;在延安试验点苗期开花期极度干旱的2011年,大豆缺水严重抑制了根瘤菌的数量和固氮酶的活性,其生物固氮效率、固氮量及对产量的贡献均达极低水平,分别为15%和N 24 kg/hm2和245 kg/hm2。【结论】我国大豆不同主产区的生物固氮潜力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具有明显的分布规律。生物固氮效率以温带的铁岭为最高,向北至寒温带的黑河、向南到亚热带的南宁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受种植密度等因素的影响,大豆生物固氮量及其对产量贡献的分布规律与生物固氮效率不完全一致,其中东北地区最高,其次是济宁和南宁,延安最低。
推荐文章
生物固氮研究现状及展望
生物固氮
研究方法
生物固氮细菌的应用
生物固氮
植物
生态环境
动物
海洋蓝细菌生物固氮的研究进展
蓝细菌
固氮
氮循环
检测方法
影响因子
矿质养分输入对森林生物固氮的影响
矿质养分输入
生物固氮
氮沉降
森林
固氮酶活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我国大豆的生物固氮潜力研究
来源期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大豆 15 N自然丰度法 生物固氮效率 生物固氮量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97-1504
页数 8页 分类号 S565.1.01
字数 49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674/zwyf.2014.06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武 30 68 4.0 7.0
2 关大伟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2 28 1.0 2.0
3 李力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1 27 1.0 1.0
4 岳现录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1 27 1.0 1.0
5 马鸣超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1 27 1.0 1.0
6 李俊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1 2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1)
共引文献  (108)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171)
二级引证文献  (117)
196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33)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8(4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9)
2019(3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20(1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豆
15 N自然丰度法
生物固氮效率
生物固氮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月刊
1008-505X
11-3996/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82-169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4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355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