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同一含水系统中在至少两个排泄区(点)之间有足够的地下水补给源情况下,两个排泄区(点)之间才能形成地下水分水岭.白于山中段和西段的洛河组含水层深埋于白垩系下部,在地层结构和地质构造控制下,基本上没有补给,在泾河最低排泄区控制下,洛河组地下水穿过白于山由北向南径流.因此,白于山中段和西段只是浅层地下水分水岭,对下层洛河组地下水流无控制作用,不是完全的地下水分水岭.
推荐文章
关于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地下水分水岭的探讨
环境同位素
大气降水线
氘剩余
南北分区
地下水分水岭动态模拟装置及其应用
地下水分水岭
动态装置
河间地块
潜水面
分水岭脑梗死50例临床分析
分水岭脑梗死
临床特征
发病机制
基于分水岭算法的MELK图像分割
拓扑蛋白质组学
图像分割
分水岭算法
多抗原配体图谱图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关于白于山是否存在完全地下水分水岭的探讨
来源期刊 地下水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白于山 白垩系盆地 洛河组 地下水分水岭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地下水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3,100
页数 3页 分类号 TV211.1+2
字数 31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1184.2007.02.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振宏 13 159 7.0 12.0
2 王冬 11 147 8.0 11.0
3 李瑛 5 22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7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于山
白垩系盆地
洛河组
地下水分水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下水
双月刊
1004-1184
61-1096/TV
大16开
陕西省西安市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30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208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