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全采样气相色谱法分析室内挥发性有机物方法.该方法采用SummA罐采集样品,自动进样器进样,三级冷阱预浓缩样品,气相色谱(GC)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并采用自主研制的混合标准气体定性定量分析,从而得到各室内挥发性有害有机物及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浓度.通过考察方法的检出限、加标回收率、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并与国家标准方法比较,证实该方法特性不仅满足方法学要求,而且比国家标准方法优异,适合快速检测室内挥发性有害有机物.
推荐文章
SPME-GC/MS法分析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室内空气质量
挥发性有机物
白厚漆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研究
白厚漆
挥发性有机物
吹扫捕集
气相色谱-质谱法
毛细管气相色谱检测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毛细管气相色谱
室内空气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地表水中20种半挥发性有机物
全自动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半挥发性有机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全采样气相色谱法分析室内挥发生有害有机物
来源期刊 工业计量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室内挥发性有害有机物 预浓缩 总挥发性有机物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计量测试与检定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H83
字数 29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1183.2007.02.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但德忠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100 1692 25.0 37.0
2 谭和平 83 1032 20.0 26.0
3 孙登峰 16 121 6.0 10.0
4 方正 34 327 10.0 17.0
5 马天 12 229 8.0 12.0
6 史谢飞 8 82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6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室内挥发性有害有机物
预浓缩
总挥发性有机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业计量
双月刊
1002-1183
11-2776/TB
大16开
北京市西四环南路72号
82-424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50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6248
论文1v1指导